会员详情
副标题

杨晓阳




杨晓阳,生于195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从师刘文西教授,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

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三五人才”、全国青联委员。
1993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同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工作。1997年起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三五”人才。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教育界“十大杰出新闻人物”、中央电视台2003年“东方之子”,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1]

2荣誉历程

1958年,画家杨晓阳生于陕西。
1979年画家杨晓阳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
1983年画家杨晓阳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
1986年画家杨晓阳毕业并留校任教。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3年画家杨晓阳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画家杨晓阳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同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4年画家杨晓阳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1995年画家杨晓阳主持工作。
1997年画家杨晓阳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三五”人才。

2003年画家杨晓阳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专访;画家杨晓阳国画《沸腾的黄土地》获西德纽纶堡“第四届国际素描杰作三年展优胜奖。

2007年8月22日,画家杨晓阳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

2010年,以个人名义为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做为赈灾款。
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杨晓阳以个人名义为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做为赈灾款。
2012年03月23日杨晓阳先生彩陶捐赠收藏
新石器石器的彩陶精品不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早期物质文化遗存,更是中国艺术的早期代表和重要源头,其简练、概括的创作观念,对于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描绘方式,以及几何纹样所表现出的抽象思维方式,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得到了延续和传承。3月22日,“杨晓阳先生彩陶捐赠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2]

3使命

2009年4月17日,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传达干部任职决定

大爱征程

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

视台承办《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杨晓阳以个人名义为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 做为赈灾款。

5向博物馆捐赠彩陶收藏

2012年03月23日10:25评论(125人参与)中国新闻网
杨晓阳此次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100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精品,是以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彩陶。杨晓阳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画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杨晓阳先生此次捐赠,对于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早期陶器藏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中发挥积极作用。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至今仅有85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3]
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与中国外文局邀请杨晓阳,与刘大为靳尚谊刘文西冯远何家英周河河、郭公达、贾又福、詹建俊等书画家,共同进行庆祝改革开放35周年“笔墨上的中国”大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