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6日至17日,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世侨书画院在其北京怀柔石刻自然风景区创研基地主办了中韩书法研讨交流活动。韩国东洋书艺协会副会长廉英锡携其助理千昌永一行,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世侨书画院院长赵勇,特聘顾问孙德才、关永兴,副会长陈培伦以及龙脉翰林书画院院长林淑萍等书画家参加了研讨交流。副秘书长权忠杰担任了全程韩语翻译工作。
活动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组织中韩两国书法家开展书法理论研讨,了解中韩两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二是举行中韩两国书法家笔会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书法家的友好往来;三是组织中韩书画家攀登位于北京怀柔石刻自然风景区附近的“错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奋、坚韧、进取的象征,凝聚着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长城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错长城”位于著名的摩崖石刻风景区,坐落在怀柔县城西北20公里的沙峪镇北沟村,东面紧连着箭扣长城和慕田峪长城。相传明代之初,因勘察有误,一段长城修到这里戛然而止,从而成为北京有名的“错长城”,俗称“耷拉边”。在景区周边散落着9处摩崖石刻,多为明代石刻遗迹,如“观澜”、“一泻千里”、“天限华夷”、“金臺”、“极关逊险”等,一些石刻文字已经斑驳难辨。
在8月16日举行的中韩书法研讨交流会上,韩国东洋书艺协会副会长廉英锡介绍了近年来韩国书艺的相关情况。赵勇会长发言时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此次中韩书法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世侨书画院与首尔东洋书艺协会之间的联系,推动中韩两国民间书法的交流。中国书法家王国祥、彭一超、王亚洲等分别围绕中国书法、韩国书艺的历史渊源,和中韩两国汉字书法形式上的异同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发言。与会著名画家孙德才、陈培伦从书法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上,认同书画同源,强调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是画好中国画的必由之路。关永兴顾问就前段时间赴韩国考察参加第十三回东洋书艺大展开幕式谈了对中韩书法交流的体会。
8月17日下午,韩国书法艺术院院长、世侨书画院韩国创作院院长叶欣专程赶赴北京,应邀在中韩书法研讨交流会上作了“中国书法文化在朝鲜、韩国的传播”的专题讲座。他以大量的书法历史文献图版,和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较为直观地介绍了中朝、中韩历史上代表性书家及其作品的风格形成脉络等,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韩国书艺的窗口。
活动期间,中韩两国书画家们开展了多场笔会交流等活动,创作了数十幅书画作品。尽管语言不通,但书艺相通,大家互赠作品,交流切磋,其乐融融。研讨交流活动之后,中韩两国书法家在攀登“错长城”的同时,考察了景区内的一些古今摩崖石刻。(彭一超)